斗酷暑战洪魔流血流汗不流泪;驰千里援灾区掉皮掉肉不掉队。7月31日的鹤壁市浚县防洪堤上热火朝天,旗帜招展,人们来来往往穿梭不息……众多的身影中,一群橙色的身影格外鲜艳——他们就是首战洛阳、再战郑州、三战鹤壁的山西消防援豫救援队伍。
当天,浚县西陈村附近防洪堤告急,威胁堤坝外村庄、农田和居民安全。山西消防援豫救援队伍接到紧急命令后,立即调派150名指战员到场抢险。
到场后,前线总指挥李俊丰迅速带领指挥部人员上坝侦察、了解情况。随着命令下达,指战员们紧张有序地展开行动,一组人装填沙袋固坝、一组人铺设水带排涝,烈日下,一条橙色长龙在堤坝上延展开来。
在35摄氏度的高温下,很快每一位指战员的头上、身上都开始汗如雨下。为了安全作业高效排险,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和天气因素,采取了“一战、一备、一休息”的轮流作战方案,以确保持续作战、不间断排险。同时,加强了后勤保障和防疫消杀工作,随时为指战员提供盐水、食物及解暑药,定时对人员及装备器材进行防疫消杀。
“你下去休息一下,让我来!”“没事,我还可以!”轮换的时候到了,很多指战员迟迟不愿意下去,战友们互相担心对方的身体吃不消,但是大家都执着地想继续留在堤坝上战斗。在现场指挥员的命令下,才无奈地走下堤坝,到附近的路边休息。
从堤坝到休息区,每次来回,指战员们都得蹚着小腿肚深的积水走几百米的距离。到了休息区席地而坐,一脱战靴就能倒出半升水,裤腿、袜子、内衣早已湿透,脚趾也被泡得发白起皱。
固坝、排涝工作持续不停,洪水和人们的较量也从未停止。就在现场安全员巡堤时,突然发现坝体中间出现一处管涌,开始还是慢慢渗水,没多久已成细流。情况紧急上报后,现场指挥员立即作出部署,数十名消防指战员和护坝人员排成一排,接龙传递沙袋,填到管涌处。同时,运输卡车不断将沙土运到管涌处,然后由铲车推平、压实。很快,管涌消失不见,危险被扼杀在萌芽中。
截至当日19时,山西消防指战员共筑坝90米长、1.5米高、1.2米宽,填装沙袋3928个,排涝1.2万吨,封堵管涌3处,铲土78方,圆满完成各项抢险任务。山西消防指战员敢于吃大苦、敢于打硬仗、敢于闯新路、敢于争第一的“四敢精神”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|